董场镇 - 历史沿革

民国2年,七甲改为七区。22年,下南乡改为第四区。24年12月,七区地置董镇和伯乐镇。董镇下辖11个保,治所在董场。伯乐镇下辖6个保,治所在鹤鸣场(场上有白马寺)。25年8月,伯乐镇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董镇。27年4月,董镇调整为19个保。29年6月,董镇改为董镇乡,保、甲缩编为13个保,129个甲。次年初再次缩编为8个保,96个甲。37年又调整为78个甲。
解放后,董镇乡仍置。1950年11月,保、甲改为村、小组。1951年5月,土改结束时,全乡辖9个村,村下为居民小组。1956年春,龙凤乡并入董镇乡后,下辖18个村。
1958年10月,此乡成立董镇人民公社,下辖10个管理区,60个生产队。1962年1月,原龙凤乡并入的行政区域划出复置龙凤乡。同时,董镇公社改为董场公社,下辖11个生产大队,91个生产队。1968年11月,董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政区只称董场公社,不再同时称董镇乡。1984年3月,董场公社改为董场乡,下辖11个村,85个村民小组。
董场镇 - 乡镇优势

苏家镇东临西南大都市成都3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20公里,西靠成温邛高速公路,南至成雅高速公路,距大邑县和崇州市县城,分别为25公里和10公里。
2、中心集镇优势:
董场是大邑平坝区的中心场镇和物流集散中心,辐射周围四个乡镇。这里有县派出的工商、税务、金融、医院、电讯、邮电、水利、电力等机关。在此投资办厂即可享受到快捷便利的优质服务。
3、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可大量提供企业建设用地和农业产业化用地。
(2)沙石资源:流经苏家镇的西河,天然造就了用之不尽的砂石资源,每年有可供开发的青砂,豆石、二五石等可达上百万立方米。
(3)丰富的水资源:西河一年四季流水滔滔,除满足大田用水之外,适宜发展食用菌、果园和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
(4)劳动力资源:常年可提供将近10000人的廉价劳动力。
(5)物产资源:种养殖业发达,是全省优质稻基地和蘑菇之乡。2008年来,苏家镇大田蘑菇迅猛发展,己具规模,年产量可达4000多吨,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
4、基础设施优势:
苏家镇交通十分发达,除高等级公路外,还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水电、通讯、集镇等设施齐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董场镇 - 乡镇产业

2、餐饮娱乐行业通过优惠的政策和一流的服务,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质和量的突破,从业人员大大增加,而与之相配套的餐饮娱乐行业却相对滞后,形成了有钱无处花的局面。大力引进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餐饮娱乐行业,既可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使投资者有利可图,真正实现双赢。
3、其他行业:针对其他一些行业的特殊要求,苏家镇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认真进行论证和考虑,积极同其协商,彻底打消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安心扎根董场。
董场镇 - 经济建设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2007年,董场镇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与三峡果业达成在董场镇建设5000亩优质柑橘基地的协议,一年来,苏家镇已完成2500亩柑橘基地的规划、放线、爆破及果树的栽植工作,正组织对果农进行果园管护技术培训;组建专门班子、配备专职人员、制定考核措施,推进竹木浆原料基地建设,全镇已栽竹子4200多亩18万株、杨树8200棵,成活率达91%;同时,董场镇通过采取建立协会、规范管理、技术培训、肥水管护等措施,加大了对花椒的管护力度,2008年,全镇近4000亩花椒已全面进入盛产期,年产花椒达到20万公斤,仅此一项,椒农人均可收入800元以上。
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过去的一年,全镇存栏生猪1.32万头,牛羊8200只,小家禽16万只,发展养殖大户8家;落实粮食种植面积28350亩,全年粮食产量达1.4万吨,实现了粮食稳定增产的目标。
进一步加大了桑树管护、养蚕设施配套力度,2007年董场镇蚕桑发种15张,产茧750担,蚕农收入70多万元,有力地维护和推进了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
董场镇 - 基本政策

2、土地:土地可实行征用和租用。征用价格为5万元/亩左右,租用价格为1000元/亩.年,实际价格视地块、行业而定。
3、电价:执行最优惠的成都市效县税收政策和全县同类型企业中最优的电价政策。
4、所有投资实行“一站式办公”,“全程服务”,涉及办证办照事宜由政府代办,并在10个工作日之内办理完毕。
5、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性税源型项目或属于高新技术外来企业,实行开办“零规费制”。
董场镇 - 保先宣传

董场镇广福村9社社长张绍旗讲述了带领群众艰辛建成本社道路的动人故事,这个社由一个行路难、娶媳妇难、仅有三辆旧自行车的穷社变成了今天家家建起新房,购起大彩电,用手机先进村,更可喜的是原来男青年当上门女婿,而今引来一家企业落户该社,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活力。公安局黄海波介绍了姚建云生前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的不平凡业绩。党校李晓惠老师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争做合格党员。从保先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三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为大家讲了生动一课。所有参会党员都十分认真听讲做笔记。最后,党委书记林恒忠认真分析了苏家镇工作。提出下一步苏家镇将开展发展多种经营。弥补猪链球菌病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利用好2008年所引进的台湾水果发展水果产业,打造水果之乡。搞好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重点在食用菌上狠下功夫:一是对各村订责任、订措施;二是办一期培训班;三是实施党员致富工程,鼓励党员发展食用菌,对缺资金的实行帮扶,垫资金,垫种子,让他们尽快富起来。会议要求每一位党员要学用结合,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推进董场发展多作贡献。[1]